新冠防疫专题

论口罩的重要性,如实告诉你事实真相!

2021/12/14 10:11:38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停留,或者近距离的接触,会增加感染风险。所以,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最有效途径。

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

1

观察口罩正反面,一般是浅蓝色朝外,白色朝内,有一根细铁丝的朝上(用于贴合鼻梁)。


2


用干净的双手拿起口罩挂绳,或者绑带,遮盖口鼻,双手食指沿着面部向两侧轻轻按压,保证不留缝隙。

3

使用过的口罩外侧属于污染面,尽量不要触碰,摘下口罩后及时洗手。


4

若中途摘下口罩,可以用干净的塑料袋或纸巾包住口罩,或悬挂在通风处。

5

口罩长时间佩戴,或者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更换前务必清洁双手。


疫情期间未戴口罩

小心被感染

快来

看看

确诊病例未戴口罩,邻居与其交谈不到3分钟被感染

2月18日,河南南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提到,随着管控时间的延长,一些领导干部和一线防控人员疲劳厌战、麻痹松懈,部分群众盲目乐观、心存侥幸,卧龙区朱某某,被妻子感染后,未戴口罩与邻居交谈不到3分钟就使其感染。


未佩戴口罩近距离短暂接触15秒,接触者一同被确诊

宁波市江北区卫健局公布一名56岁的男性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显示:1月23日早上7:47,该患者在双东坊菜场买菜时与路人(江北区确诊患者2)在同一摊位有过短暂(约15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


未戴口罩正面接触50秒,两人均被确诊

杭州市卫健委公布的一名男性确诊病例徐某某活动轨迹显示:1月22日14时21分,徐某某从药房门口处进入诊所,与杨某某(1月22日发病的确诊病例)正面相遇,当时徐某某在一楼吧台处取药,杨某某在外侧吧台处停留,有过约50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期间两人均未佩戴口罩。1月25日、1月27日,徐某某、王某某相继发病,2月5日确诊。


在公共场所活动,全天未佩戴口罩

河南商丘一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7月28日,上午居家未外出,下午14时30分骑车到大商新玛特(与确诊病例1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全天未佩戴口罩,未离开商场。该患者全天都在各楼层巡视,晚上值夜班。


外出未佩戴口罩,个人防护不到位被确诊

图片

临泉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公布一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去年1月22日上午,患者和丈夫、孙女到迎仙镇南头裕达浴池洗澡,洗过澡到安楼板面馆吃午饭,下午3点左右回到家中,期间都未佩戴口罩。


图片

境外输入病例的密接阳转,进入菜场未佩戴口罩

图片
图片

南京卫健委通报,7月9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接外省协查通知,协查对象肖某为外省通报的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7月9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7月11日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活动轨迹显示7月8日9:40-9:50自行前往春晓菜场购物,外出时未佩戴口罩。

图片

这样戴口罩等于没戴,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图片


图片

天气转凉,进入超市吹来暖暖的空调风,张大妈觉得闷热,把口罩往下拉了拉,鼻子透气很是舒服。

图片

中午12点,快餐店人满为患,只有一个空座位,咦!对面坐着一位帅哥,小美暗自高兴,摘下口罩坐了下来,心想,这顿饭可以慢慢享用。

图片

嘀-嘀-“一共15块”超市收银员小刘说道,接过一张二十元的纸钞,找零五元。突然觉得鼻子有点痒,用手拉下口罩挠了挠又戴回去。



以上有哪些戴口罩误区呢?



01

口罩未遮挡口鼻,留有缝隙,甚至露出嘴巴、鼻子,都是起不到防护作用的。



02

用餐需要摘下口罩,但是注意不要污染口罩内侧,面对面就坐、近距离就坐都存在感染风险。



03

用污染的手触摸口腔、鼻黏膜、眼部黏膜,或者触摸口罩外侧污染面,再触摸口腔、鼻黏膜、眼部黏膜都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