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应急事件“不敢救”、“不会救”怎么办?青少年近视如何科学防控?5月24日上午,在金华教育学院大礼堂,300多名金华各中小学校医和教师齐聚一堂,参加中小学应急救护师资、中小学近视防控宣讲员培训。
近年来,金华市高度重视应急救护、近视防控等中小学卫生与健康教育,将其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程。全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各项要求,加快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验区,出台《金华市儿童青少年“明眸摘镜”工程评议考核办法(试行)》,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进入“深水区”,同时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教师指令性培训内容,着力解决儿童青少年面对公共应急事件时“不敢救”、“不会救”、“救不了”等问题,切实保障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安全。
开班仪式上,金华教育学院被金华市红十字会授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此次培训的开展,标志着我市应急救护体系覆盖到了中小学教师这一重要群体。”在开班仪式上,金华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施怡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师资培训,切实提升全市中小学在校师生的应急救护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推动中小学校园安全水平提升。
“受金华市教育局委托,承办这次培训,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金华教育学院院长胡晓杭说,面向中小学校开展近视防控、应急救护的师资培训,是学院贯彻上级部门关于校园健康教育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展培训领域、深化“三服务”的新尝试,为此我们组建了工作专班,精心打造了应急救护实训教室。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学院优势,切实强化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更好地服务全市中小学校健康防控和教育的师资建设。
当天开班仪式后,金华市教育局校园安全与体卫艺处处长方晓莲、金华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主任李超分别作了题为《金华市“明眸摘镜”工程实施背景及主要做法》《综合防控近视的基本思路》的讲座。
据了解,此次培训共分五期,每期为期5天,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邀请了金华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医护人员,结合工作、教学和临床实践的丰富经验,开展政策解读、理论指导、实务操作指导和现场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