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冬至,2020年12月21日上午,浙派初中英语名师培训班第二次集中研训暨蒲公英读书计划启动。金华教育学院院长胡晓杭,党委委员、副院长吴瑞清参加开班仪式。
据了解,此次研训活动的主题为“以觉察力提升助力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和职业幸福”,旨在通过探究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我身心现象的关系,助力教师唤醒自我内在的力量和生命自觉,探索一种能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培育真、善、美以及仁爱之心的方法。这也是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三大主题语境的第一个主题语境。
胡晓杭在当天的开班仪式上致辞。她寄语广大学员,要围绕主题,静心培训。要在培训中精心体味思想理念和文化气韵,共同感知共创未来。要集体共读,自主发展。在学习共同体中树立“我们”意识,做好自己服务他人,培育家国情怀和立德树人真本领。要贵在坚持,做到真阅读、真感悟、真提升、真变化。要主动分享,及时把创新的育人做法分享出去,促进教育生态的积极变化,为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和时代新人而努力探索,共同发展。
“浙派是我们的浙江精神,初中英语是我们的研究定位,而名师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浙江省教育厅初中英语教研员李威峰,作为实践导师代表在线上解读了三个关键词。他认为,名师班学员首先要干在实处,教研作风力求真踏实有效,要有走在前列,敢为人先的担当,在听说整合教学、在人机对话,在精准教学等方面成为全国“重要窗口”示范作用。要勇立潮头,培育一种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精神应对变革过程中出现各种困难和障碍。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心智模式,要研究如何帮助后进生改变认知,树立信心重燃兴趣,为普通高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打好基础。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来上好课、育好人、带好师。
“理论导师与学员的关系,是在探索真理金光大道上志同道合的关系。”在理论导师发言环节,2019级浙派高中英语名师培养班首席专家、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郑志恋,用“一视同仁、指点迷津、志同道合”概括了理论导师与学员的关系。她说,整个指导过程,要以学员困惑作引领,任务驱动,写作促思考,以成果促成效。希望经过两年的学习培训经历,通过关注教师心灵情感素养和初中英语教师师德修养,双方共同享受求知过程,共同成长,共同收获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