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为了让青春期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珍惜生命,提高防范艾滋病意识,10月22日,我校特邀请浙江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王凤英医师为我校师生做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讲座,学校所有2020级新生和部分教职员工参加。
讲座中,王凤英医师介绍了学校传染病疫情情况,讲述传染病基本知识以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最后王医师从艾滋病的预防进行讲解。
关于艾滋病,这些你还需要知道:
NO.1 艾滋病是什么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而发生的疾病。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专门针对人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的病毒,免疫系统低下会使人感染其他疾病的机会增加,如癌症、肺炎、结核等。
NO.2 感染艾滋病的三个途径
性行为、血液、母婴
NO.3 感染艾滋病的三个时期
1、窗口期:高危性行为后通常4-6周,此期间为产生HIV抗体的时间,通常三个月后就可以准确检测出是否感染,所以请在三个月后参加相关HIV抗体检测,窗口期具有传染性。
2、潜伏期:窗口期以后的平均5-10年时间,此时间,病毒一直在侵害人体的免疫系统。潜伏期有传播性。
3、发病期:潜伏期后,人的免疫系统已遭到破坏,导致并发其他疾病的时间。发病期有传播性。
NO.4 感染艾滋病的两个条件
1、有破损口
2、接触到足够量的感染源(如精液,血液)请避免以上两个条件同时存在!
NO.5 具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接触感染源。使用安全套和水性润滑剂,减少皮肤粘膜破损机率。定期参加HIV检测。
NO.6哪里可以做HIV检测?
当地疾控中心正规医院等卫生医疗机构社区防艾小组。
NO.7 患上艾滋病相当于“被判死刑”?不是哦 !
自1996年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正在改善HIV阳性患者的生活。HIV病毒携带者如果能够积极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且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治疗的药物,是完全有可能延长生命至正常人的生命长度的。
NO.8 携带HIV病毒的人都会患艾滋病?错!
有研究表明,按照医嘱服用艾滋病毒药物的艾滋病病毒毒携带者,以及因此而具有“无法检测到的病毒载量”的人,不会传播艾滋病毒。与携带无法检测到的病毒的HIV阳性患者发生性行为比与不知道自己是否携带HIV病毒的人发生性行为可能更安全。
NO.9 HIV阳性的人不能生育健康宝宝??no no no
携带艾滋病毒的女性在备孕时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随着现在治疗艾滋病的技术日益先进,如果艾滋病女患者能够在她的整个孕期(包括分娩),以及在宝宝在出生后4-6周,按照医生的指示,坚持按时定量服用药物,那么宝宝被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可以低至1%或更少。
对于携带艾滋病毒的母亲来说,在艾滋病毒载量高于预期的情况下,也有降低传播艾滋病给宝宝的风险的方法,例如:选择剖腹产或出生后用配方奶喂养。
如果,HIV阴性的女性如果希望与HIV阳性的伴侣生小孩,男性也可以通过服用药物,以帮助降低传染给伴侣和宝宝的风险。对于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男性来说,如果病毒载量无法检测到,那么传播的风险几乎为零。
预防艾滋病,我们该怎么做?
1、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要加强大家对艾滋病防范意识,提高大众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
2、提倡安全性行为
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坚持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避免多个性伴侣;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若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
3、拒绝毒品
绝对不可尝试吸毒,已有毒瘾的人必须立即戒毒,因为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而吸毒者很容易接受经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方式。有毒瘾者暂未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4、不共用针具
在正规医院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不要共用针头;不要借用或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如:穿耳孔、纹身、美容、针灸、拔牙等。
5、控制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患有艾滋病或是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那她的胎儿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因和母亲血液交换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有相关情况,要及时配合治疗,避免母乳喂养等。
6、避免医源性传播
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控制医院交叉感染;在医疗操作中避免不必要的注射与输血;预防职业暴露与感染。
7、及时检测,不要讳疾忌医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一定要到卫生机关批准的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去检查。
对HIV/AIDS患者的配偶和性伴者、与HIV/AIDS患者共用注射器的静脉药物依赖者,以及 HIV/AIDS 患者所生的子女,进行医学检查和HIV检测,为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8、关爱病人,不要歧视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都是受害者,应该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走进社会,宣传艾滋病的防控和治疗。
文章部分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